嗨室友們,
這是《欸你在家嗎》的第一封電子信!很開心在這裡見到你,也謝謝你作為我們的第一批電子報訂閱朋朋~
對於展開這個新形式的陪伴,我們也很興奮!電子信預計會隨著各自生活做出不同調整,可能一路變化。
第一封信的寫手是婉~(登登),以下婉將以第一人稱,來分享近期想跟大家分享,但沒辦法即時在 podcast 上分享的事情。
這封信第一想分享的事情,是我在 11/24 那一天,度過了 36 歲生日。(沒錯,我是「欸你在家嗎」團隊裡,年紀最資深的地球成員~)
1124 在台灣隊眾人拼搏之中,成了充滿生命力、愛與榮耀的日子!身為一日球迷,事後看了非常多球員、團隊、教練的故事,哭掉完整一大包的衛生紙,準備打開新的一包衛生紙之際,惟一突然在我旁邊說,「你⋯⋯要不要拿個乾淨的抹布來擦眼淚和鼻涕啊,不要再浪費衛生紙了!」(⋯⋯XD)
今年的生日,我也前往一行禪師的梅村講座,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,兩個小時,獲得非常多的震撼與感動,一樣是眼淚留個不停,還好有戴口罩,不然法師們往台下看,會看到一個女生,憋著氣,卻流淚流到臉頰肉都在顫抖的呆樣。
與梅村的緣分,起源於我曾經開過獨立書店,在書店時期,我會每一兩個月做一檔企劃選書展覽,其中一檔書店企劃是「日記」。當時,書店展出一些我認為非常有趣且帶來啟發的日記,包含丹麥 Noma 主廚的日記《 A Work in Progress 》 、各國作家、攝影家、畫家的日記。也正是因這一檔企劃,因緣際會接觸到一行禪師年輕時的日記《芬芳貝葉》。那是當時我的睡前讀物。我坐在床上,震懾於一行禪師優美而慈悲的語言、細膩善感的心靈、對大自然精準而動人的描繪。我不知道,一個人原來可以同時是個詩人,也是禪師。當禪師描述大自然裡的雷電場景,我彷彿如臨其中,與他一起靜靜坐在越南某間小屋裡,往窗外望。至今,它仍然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之一。
總之,1124 和 1125,就是我瘋狂感動流淚的日子,第一天是為梅村的法念法師所說諸多至美且智慧的內容所感動;第二天,則是為台灣隊這橫跨 11 年以上,比我看過最熱血的連載漫畫,都還要熱血的真實故事給感動。
感動的同時,更有深深的感謝,感謝我能看見。
台灣隊的勝利,是一位位球員、教練、每一位幕後工作者的勝利,是一整個團隊的勝利。
同時,我也知道,如果不是有台灣球迷的支持,就沒有市場,沒有市場,就沒有資源建球場與一支又一支的球隊、引入厲害的洋將切磋。與此同時,不同世代的球員們,在各自生命裡努力破浪拼搏,也有旅外球員帶來異國磨練養分、有往昔棒球巨星們如今以教練之姿化作春泥更護花,若沒有眾人的意念、支持,多向奔赴與匯集,沒有這一刻的成功。這樣的成功,由眾多因緣匯聚,多麽美妙。台灣隊獲勝的那一刻,所有人都落淚痛哭,因為這一勝的意義非凡動人,更打動包括許多真切熱愛棒球的日韓球迷。
我也能看見,冠軍獎盃雖屬於台灣,榮耀與快樂卻能與世界共享,台灣隊在賽前的精密準備、當下享受其中、賽後的謙遜格局,就有共享的氣度。所有人深深曉得,台灣隊抱回的勝利,養份來自好幾個世代、不同國家地區,要感謝的太多。不只是台灣隊的勝利,這也同樣屬於世界。
在網路,我看著許多網友與球迷的分享,看見一場場棒球如何陪伴他們度過生命大小時刻,在醫院、在計程車上、在辦公室、在高鐵,看見跨越國境的彼此支持與互勉,讓人哭泣與感動的,是這些千言萬語和圖像,在我腦袋漸漸組成了一個畫面、一行字:We are One。
國家之戰縱有輸贏,但棒球技術的切磋進步、人文價值的共享,沒有國界,我們都是一體的。沒有這些精彩的對手,沒有辦法激發出這樣精彩的台灣隊。沒有過往的失落與黑暗,也沒有如今這樣璀璨與有精神韌力的台灣隊。就是因為這個原因,我哭成了一大片。謝謝台灣隊,讓我能看見這樣美麗的景象。
雖然勝利可以世界共享,但或許,只有台灣人能最深切體驗這樣的震撼與感動,謝謝我們的台灣隊精神。也期許我們自己,繼續帶著這樣美好的精神前進!
謝謝台灣隊帶來的美好祝福,除了祝自己生日快樂,也謝謝所有室友們,從我們開播這一年多來的陪伴支持!
這一年,「欸你在家嗎」的我們也經歷了許多,成員們也各有各在生命路上的風雨、學習,我們也仍然在持續成長中,也會繼續在各自的生命裡努力,謝謝你陪我們,一起連載這一本《欸你在家嗎》的小小漫畫。也希望和祝福,在接下來的每一天,我們都能擁有此刻所體驗到種種幸福與感動,一起繼續真誠地玩樂、生活、連載下去。
Sincerely,
第一封信就過度熱血以後有點不知道怎麼辦的 婉